弯头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弯头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挽救了珍稀物种【消息】

发布时间:2020-09-15 10:41:37 阅读: 来源:弯头厂家

用显微镜研究棘胸蛙的表皮。记者徐黎明摄

由于环境污染破坏,加上人类乱捕滥杀,野生棘胸蛙数量骤减,日渐濒危,被列入珍稀动物保护。而在位于贵溪市冷水镇的阳际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,这一珍稀动物却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生态养殖。此举既保护生态环境和挽救珍稀物种,也正朝着生态产业的发展路前行。

乱捕滥杀 棘胸蛙成濒危物种

棘胸蛙俗名石鸡、石蛙等,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,喜欢昼伏夜出,以昆虫及其幼体为食,对自然条件要求很高。生态大环境必须是阔叶林与针叶林混生的亚热带生态保护地;水质要清澈,冬天不结冰,夏天清凉;还要远离人类活动区,其繁殖期和冬眠期不能受到噪声干扰。此外,水源、空气和土壤不能有任何污染。

近年,棘胸蛙的栖息地越来越萎缩,2012年已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濒危物种红色名录,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“上世纪八十年代,每到夏天棘胸蛙随处可见,晚上更是蛙声一片。” 冷水镇党政办负责人陆影杰告诉记者,现在,即使是深山小溪边也很难发现它们的踪影。

在深山里长大的兰珍群认为,人工养殖棘胸蛙势在必行。为此,他做了一番调查,发现阳际峰保护区的饶源深山里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,水温稳定,既远离人类居住地,也无任何农事活动和污染源。

“这里原本就是野生棘胸蛙的栖息地,也是绝佳的人工养殖地。”2007年,兰珍群注册了贵溪市富群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,致力于人工技术开发棘胸蛙的驯养繁殖。

多次失败 终于攻克技术难关

2003年,兰珍群在浙江经营蛋糕连锁店和鞋厂等生意。2008年,他把生意交给妻子,自己在浙江临安学习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,当他把浙江、广东、福建等地的棘胸蛙种苗带回贵溪养殖时,发现存活率竟然不足五分之一。

“蛙好养,卵难孵,小蝌蚪成活难!由于棘胸蛙孵化难,开始的每年亏损上百万元,最多时一年亏了160万元。”兰珍群说,辛苦培育棘胸蛙产出100只卵,最终只有四五只成活,这对合作社大规模养殖的伤害是致命的。渐渐的,兰珍群决定繁殖贵溪本地的棘胸蛙。

他卖掉了浙江的一家工厂和两栋别墅,又转让了几家蛋糕店。此后,他在阳际峰的深山涧岩石缝隙中,用手抓、用土箕捕捞,抓来成蛙和数百只蝌蚪。

按照野生棘胸蛙的生活习性,兰珍群试着模拟生态环境,探索人工养殖,但以失败告终。他只好带着试验记录,来到江西农大寻求帮助。通过多年努力,兰珍群和农大教授一起攻克了棘胸蛙人工孵化、病疫防控、仿生态养殖、饵料(活体虫)培育,取得了一系列养殖技术成果,并为棘胸蛙打造了一条完整绿色、自然、生态的食物链。

投放野外维持生态平衡

人工养殖取得成功后,兰珍群遵循自然界法则,将一大批棘胸蛙幼蛙放生野外,维持一定的生态平衡。据介绍,放出去的棘胸蛙野性十足,繁衍生息正常,但体弱的蛙会被蛇吃掉,这样可保证种群的优胜劣汰。

与此同时,合作社还将1万多只幼蛙放至芦溪河源头,以期保护渔业资源,恢复物种的群落结构和水域生态环境。

现在,富群合作社生态养殖的商品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,批发价每公斤300元,春节前后每公斤高达360元,培育的蝌蚪、小蛙热销全国各地。省内外养殖户、客商纷纷慕名前来洽谈业务。

“棘胸蛙生态养殖的发展正逐步走向正轨,将形成产业化的趋势。”冷水镇党委书记毛伟卿说,棘胸蛙的生态养殖,既保护了生态环境,又挽救了珍稀物种,还可以致富,是一个多赢的结果。

“我的下一步目标,是把合作社建成集产、供、销于一体形成全国性规模效应的棘胸蛙生产和科研基地,带动周边省、市、县农民共同致富。”兰珍群信心满满地说。

中国江西网记者 徐黎明实习生 宁娟霞

英菲记事簿

Q卡三国

再战江湖

锦衣寒刀手游下载